沈阳陶瓷一体板厂家

作者:admin人气:0更新:2025-09-06 00:27:16

  

  ▲9月26日,为期三天的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开幕。

  9月27日下午,值第十四届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第二天,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共法库县委、法库县人民政府、陶瓷信息报社联合主办,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辽宁法库陶瓷协会、中国瓷谷商会、陶瓷信息报辽宁记者站承办的“法库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一带一路国际采购订货会”在辽宁法库恒大国际陶瓷城盛大举行。

  

  ▲图为法库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以“与世界对话,与品牌同行”为主题,由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洛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佛山市莫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协办。

  著名经济学家、科技部办公厅巡视员、原科技部调研室主任、科技部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胥和平,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宫卫,中共法库县委书记王欢苗,中共法库县委副书记、法库县人民政府代县长陈大为,法库县政协主席苗初印,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连恒,法库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何云波,法库县政协副主席兴颖杰,辽宁法库陶瓷协会会长李利民,俄罗斯联邦树仁集团总裁史·扶拉吉米尔·尼古拉维奇,新加坡繁荣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焕铭,泰国贝克尔贸易公司总经理邢白克,陶瓷卫浴出口领域资深专家刘亚民,佛山市莫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小辉,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化总监王力,江西欧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荣清等领导、专家和国内各大知名陶机装备企业、化工原辅料企业等领域的高层代表,以及来自山东淄博、山东临沂,辽宁法库、建平、喀左等多产区的陶瓷企业家、高管和经销商共计200余人出席本次论坛。

  “走出去”是法库陶瓷当下的必然选择

  据了解,自2002年开始,法库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建陶产业。历经15年时间,陶瓷产业在法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以往量的扩张到现如今质的提升的巨大转变。陶瓷已经成为支撑法库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法库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陶瓷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

  法库陶瓷产业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结构性问题也不容回避。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场低迷、环保从严、产能过剩等诸多压力下,法库陶瓷低端产品比重过大、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投入不足、品牌建设收效甚微、部分陶企库存高位徘徊、产区出口受阻等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法库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陈大为致辞。

  法库县人民政府代县长陈大为在致辞时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背景下,法库陶瓷在发展过程遭遇了一定的困难和阻力。这种阻力来自经济下行的压力,来自环保从严的压力,来自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走出去,占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是法库陶瓷当下的必然选择,这既是产区内企业去库存、保生存的需要,更是以倒逼机制推动法库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陈大为介绍,近两年法库陶瓷在“走出去”方面成就斐然。2016年,法库陶瓷出口总额突破6000万美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360%。与此同时,目前法库县已相继开通“大青火车站——营口港”、“大青火车站——丹东港”等多条海铁联运线路,受此拉动,法库陶瓷出口陆路运成本下降50%,海运成本下降30%,综合成本降低35%。海铁联运线路的开通极大地提升了法库陶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法库陶瓷产业去库存、保生存,批量进军国际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陶瓷信息报社总编辑周建盛认为,进入“十三五”后,中国建陶产业发展环境与格局均发生巨大改变,法库陶瓷发展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挑战是,消费新常态下,品牌化、个性化、高端化正成为新的消费特征,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外陶瓷生产与消费的联系更为紧密,需要法库陶瓷以前瞻的国际化视野积极适应与嫁接。可以说,适应国内消费新常态,大举进军海外市场,是法库陶瓷未来的“强盛”之道。

  产业剧烈变革的时代

  法库陶瓷需要全球化视野

  为了更好地推动法库陶瓷的出口与品牌建设,本次论坛特邀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科技部办公厅巡视员胥和平,建筑卫生陶瓷出口领域权威专家——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刘亚民出席活动,并作专题演讲,对法库产区的转型升级、品牌建设和陶瓷出口提供新思路、新策略。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

  缪斌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绿色发展》为主题,对中国建陶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深入剖析。他认为,中国建陶产业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创奠基期,国有企业一枝独秀;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期,从国有、集体、民营、台资竞相发展到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第三阶段是淘汰调整期,大批企业消亡,大鳄级企业陆续诞生;第四阶段是成熟稳定期,产业结构优化,供需基本平衡。

  同时,在当前环保治理压力越来越大、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制造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以及“一带一路”全球化发展契机下,他对法库陶瓷产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做好产区规划,推进结构调整;

  二是做好企业战略定位;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区域影响力;

  四是搭好服务平台,提升产业竞争力。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科技部办公厅巡视员胥和平。

  胥和平从宏观角度对“制造业”的创新和转型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他说,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全球产业剧烈变革,正在兴起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并深刻影响世界发展。在此过程中,产业创新异常活跃,智能终端、智能汽车、物联网、3D打印、新型显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颠覆性技术和革命性产品大量涌现。而这些新呈现、新技术都将对传统制造业的研发、投资、生产和营销造成剧烈冲击。

  他建议陶企在当前的新时期,要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从百年变革的角度思考问题,着眼全球产业重组和发展格局变化,谋划长期发展。同时要有创新自信、转型发展自信和引领世界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准备。

  

  ▲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刘亚民。

  陶瓷卫浴出口领域资深专家、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刘亚民则通过大数据,对新形势下我国陶瓷砖出口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深入解读,让法库陶企对国际市场消费形势及“一带一路”国家对陶瓷砖产品的符合性评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全国知名品牌陶企

  为“法库陶瓷打造品牌”献策

  在论坛分享环节,主办方邀请到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化总监王力等嘉宾,围绕《新形势下,法库陶瓷的品牌建设与出口提升》的核心话题,为法库陶瓷的品牌建设带来新的启发。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化总监王力。

  王力以《品质成就品牌》为题及蒙娜丽莎的品牌建设之路为例,详细分析做品牌的核心要素及关键,并认为“取个好名称对做品牌至关重要;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创新和产品是品牌建设的关键;领先法则让品牌建设事半功倍”。他还为法库陶瓷的品牌建设提出六点建议:

  一、吸取其它产区区域品牌建设的教训;

  二、低端向高端转变;

  三、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变;

  四、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转变;

  五、单打冠军向全能冠军转变;

  六、注重产品设计、空间设计和陶瓷美学。

  法库产区首个国际化品牌“farcool”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法库陶瓷自营及非自营出口总计超4000万美元,在法库陶瓷出口强势拉动下,今年上半年辽宁省陶瓷出口增速高居全国各省份第二位。同时,为在国际上叫响“法库陶瓷”品牌,提升“法库陶瓷”知名度,沈阳中陶贸易有限公司、辽宁大中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组建专业的外贸型集团企业——中陶集团,对推动法库陶瓷以统一形象抱团出海,参与国际竞争有着强力的推动作用。

  而由中陶集团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的品牌farcool(谐音:法库),也成为法库陶瓷产区的第一个国际化品牌。今年以来,中陶集团携“farcool”品牌先后参加了伊朗德黑兰建材展、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国际建材展、俄罗斯建材展等国际性展会。国外客商通过“farcool”品牌进一步认识了法库陶瓷。

  论坛期间,法库县委书记王欢苗、沈阳中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佟超共同为“farcool”品牌揭牌。沈阳新天强陶瓷、沈阳中陶贸易、沈阳新东远陶瓷三家企业在论坛上与出口贸易商签订多个产品出口协议,合同总金额达3亿元人民币。

▲法库县委书记王欢苗(右一)、沈阳中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佟超共同为法库产区第一个国际化品牌“farcool”揭牌。

  ▲出口签约仪式。

  广告

标签:沈阳陶瓷

本站和 最新资讯 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本历史页面谨为网络历史索引,不代表被查询网站的即时页面。